向“第一”发力 ——记渑池县城关镇团委书记、卫健办主任裴海涛
向“第一”发力 ——记渑池县城关镇团委书记、卫健办主任裴海涛
在疫情阻击战中,渑池县城关镇团委书记、卫健办主任裴海涛,视群众安康为“第一”要务,争做抗疫先锋,为团微增光、为卫健添彩。
首例确诊后的第一反应
1月18日,从武汉返乡探亲的侯女士,在渑池县城关镇居住的阳光花苑小区出现疑似新冠肺炎症状,随即至渑池县人民医院就诊并收治入院。1月22日侯女士被确诊,成为渑池县、三门峡市首例新冠肺炎患者。得到侯女士确诊的消息,渑池县城关镇党委政府迅速采取对策。裴海涛一马当先,主动请缨,到侯女士居住的小区开展防控工作。 随之,裴海涛带领卫健办同志,在阳光花苑小区门口设置检查点,对整个小区落实安全管理措施,对侯女士家属4人,居家隔离。在阳光花苑小区,裴海涛第一个连续24小时值守。对侯女士家属,他和卫健办同志,上门送餐、送药、送生活物品,并搞好健康检测。由于工作周到,侯女士的母亲田女士身体稍有异常即被送诊,确诊后得到及时救治。裴海涛和同志们细致入微的服务,守护了群众安康,也消除了患者对家庭的后顾之忧,能安心治疗,早日康复。后来,侯女士及其母亲均痊愈出院,家属也解除隔离。所在小区,没有出现其他传染病例。连日的劳累,体力的透支,饮食无常,大年三十,裴海涛得了重感冒,并有发烧症状,与新冠肺炎疑似病例非常像,一直工作到大年三十晚上8点多,实在忍不住了,才回家去医院就诊,在医生的强烈建议下居家休息。
病情好转后的第一选择
在家里,裴海涛关注着工作群里的每一个动态,每天都与同事打电话咨询情况,同志们也纷纷打电话关心他的健康情况,劝他安心休息,而他为不能抗疫心急如焚。吃了几天药,连续的高烧退了,裴海涛觉得身体好转,要去上班。妻子和家人劝他继续恢复,等病情稳定后再上班,他说“一刻也不能再耽误了”。他主动到镇长办公室报到,坚持和同志们一起继续进行防疫战斗。作为镇卫健办主任,他熟悉情况,在抗疫的吃紧关头,工作需要他。领导安排裴海涛到镇防疫指挥部信息组工作。渑池县城关镇超十万人口,是全县第一人口大镇,地处城乡接合部,抗疫防控压力很大。自疫情爆发以来,全镇从湖北、武汉返乡者有258人。全镇设置防疫检查卡点209个。
返岗后,裴海涛开始了每天跑腿“四坚持”:坚持每天到县防控指挥部报送疫情信息、领取紧急文件;坚持每天到所分包两个村的卡点巡察,宣传疫情防控政策,到湖北返乡人员家中了解隔离情况,及时为重点管控人员配送防控知识手册、口罩、体温计、消毒液和生活必需品;坚持每天开车接送镇卫健办同志到各个卡点上下班;坚持每天到药店排队买口罩,送到全镇各执勤卡点。
工资发放后的第一件事
疫情防控开始后,防疫物资和一些生活用品需求迫切。偏离县城的渑池县段村乡发出了物品需求倡仪。取出刚发的工资,裴海涛在县城里的超市、药店,购买了口罩、洗手液、水果及其它食品等两千多块钱的物品。2月9日利用下班时间,他驱车到段村乡作了捐赠。 随后,他又到县红十字会,捐出了1千元。在防疫一线,裴海涛冷了就裹一件大衣,饿了就吃一桶泡面,防护就凭一只口罩。
“岗位不撤我不撤”,“要和大家一起,打赢这场硬仗”。裴海涛用奉献和担当,点染出35岁风华人生靓丽的底色,为疫情防控工作注入自己的青春力量。
消息来源:渑池县城关镇人民政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