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

健康资讯

从截肢边缘到踏遍名山 看他如何十年抗癌华丽蜕变

河南健康网 2025-07-036342

  “脚下每一道深沟、每一级石阶、每一座险峰,都是穿越生死后的礼物,是你们用双手为我托举的生命馈赠。谢谢你们给了我人生更多可能。”小豪感激地说道。

  这位如今能跨山越海的阳光青年,十年前曾一度站在截肢的边缘。在河南省肿瘤医院(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河南医院)骨与软组织科医护团队的全力救治下,他不仅保住了双腿,更开启了攀登人生新高峰的壮丽篇章。

  小腿剧痛竟是恶性肿瘤

  2015年8月,年仅12岁的小豪因左小腿剧痛入院。当地医院CT检查显示为“胫骨上段异常密度影”,初诊为炎性病变,考虑骨梗死,并给予了相应治疗。

  但一个月后疼痛加剧,左膝关节处可触及肿块,轻压疼痛感增强。医院为其进行了切开活检,病理报告显示“骨小梁间见异型明显的肿瘤细胞,考虑骨肉瘤”,可能需要截肢。

  “‘骨肉瘤’‘截肢’,这几个词儿像晴天霹雳,把我们一家人都击垮了。他们都无法接受活泼开朗、爱跑爱笑的小儿子成为‘瘸子’的现实。”小豪回忆道。

  这样一个普通农家,从未想到第一次北京之行竟是为了看病。“全家不甘心,决定赴京寻求权威会诊。”然而,北京专家的诊断依然是骨肉瘤。

  那一刻家人才知道,骨肉瘤原来是一种相对“小众”的恶性肿瘤。

  相比乳腺癌、肺癌、肝癌等常见高发肿瘤,骨肉瘤的发病率为每百万人中3~4例,属于罕见疾病。但在青少年儿童群体中发病率相对较高,约占15岁以下儿童全部恶性肿瘤的6.5%。

  骨肉瘤主要发生在下肢,特别是膝关节周围。由于发病率低,大部分患者对骨肉瘤缺乏认识,甚至在治疗中存在诸多认知误区。因此,很多患者首先选择“截肢保命”,以期阻断肿瘤扩散转移的可能,但这往往导致患者残疾、生活质量下降。

  医患同心搏生机

  北京医院的专家综合考虑,建议他们回河南就诊。于是,小豪来到了河南省肿瘤医院。

  河南省肿瘤医院骨与软组织科党支部书记、科主任、主任医师姚伟涛以“骨肿瘤”将小豪收治入院。团队认为小豪的活检病理诊断明确,下一步需确定规范化、个体化的诊疗方案。

  传统截肢方案可降低复发风险,但意味着少年将永远失去左腿;保肢手术则需挑战高难度的肿瘤切除与功能重建。最终,经多学科会诊讨论,确定了“术前新辅助化疗+手术切除重建+术后化疗”的综合性治疗方案。

  术前的新辅助化疗有效缩小了肿瘤、减轻了水肿,为手术精准把控肿瘤边界、完整切除瘤段骨创造了条件;术后化疗旨在消除可疑的转移病灶,延长生存期。

  术中,姚伟涛主任团队精准切除了瘤段骨。根据骨缺损情况,为小豪精准适配并置换了铰链式人工膝关节假体。由于肿瘤浸润范围大,无法保留骨骺及生长板。但“量身定制”的关节假体可根据另一侧健康腿的生长长度进行延长调节,有效避免了发育成“长短腿”的情况,保障了今后的生活质量。

  “对于儿童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目标,是在可能的情况下,首先必须进行肿瘤的广泛切除,最大限度保留肢体功能和外观,并尽可能保留骨骼生长能力。”河南省肿瘤医院骨与软组织科副主任医师杜鑫辉强调。

  有效保肢、保关节、保留生长潜能是核心考量。同时,早发现、早诊断、规范化治疗,对保留肢体功能、提高治愈率至关重要。

  从病床到山巅的生命奇迹

  “十年前的那个诊断,让我如坠地狱。是你们,在至暗时刻为我点亮了希望之光。尤其感谢姚伟涛主任精湛的医术和团队精准的诊治方案,你们没有轻言放弃,而是凭借着高超的专业技术和坚定的信念,为我实施了保肢手术。这不仅保住了我的左小腿,更保住了我作为一个‘完整’的人的尊严和对未来生活的全部憧憬。”小豪动情地说。

  姚伟涛表示:“我们团队始终坚持‘党建引领 医教研同行’的发展理念,积极打造‘侠骨柔情’党建品牌,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融入临床探索和技术创新,以实现肿瘤患者长期生存为目标。”这是团队的初心,也是不懈探索的动力源泉。

  近年来,河南省肿瘤医院采用的新辅助化疗+手术+术后辅助化疗,使早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提升到70%~80%左右,保肢率超过90%。

  “当时摸着他腿上的肿块,我们最怕听到‘截肢’。”医生翻阅泛黄的病历时感慨道。从病床到山巅的3000多个日夜,曾在河南省肿瘤医院骨与软组织科9号病床上的少年,用双脚丈量出医者与勇者共同创造的奇迹。

  “病历上冷冰冰的‘骨肉瘤’,是孩子身体的敌人;但医者看到的,是每个细胞背后跳动的人生。”

  来源:河南省肿瘤医院

编辑:刘斐斐   审核:荣强